發布者:中國獸醫協會發布時間:2023-10-08閱讀次數:
姓 名 | 李國平 | 出生年月 | 1978.04 | ||
性 別 | 男 | 民 族 | 漢族 | ||
工作單位 | 大通縣斜溝鄉畜牧獸醫站 | 最高學歷 | 本科 | ||
工作時間(年) | 20 | 職 稱 | 正高級獸醫師 | ||
主要獎勵/獎項 | |||||
2013年7月獲得西寧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演練暨西寧市第二屆動物防疫綜合技能大賽榮獲“第二名”; 2014年6月獲得西寧市第三屆職工技能大賽榮獲“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2014年8月獲得青海省第五屆動物檢疫技術比武中榮獲“動物檢疫能手獎”; 2014年10月獲得首屆全國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競賽青海選拔賽 “第三名”; 2014年12月獲得全國動物防疫技能競賽“三等獎”; 2015年5月被青海省總工會授予“技術狀元”榮譽稱號; 2015年8月獲得西寧市動物防疫技能競賽成績“第五名”; 2015年9月榮獲青海省農牧廳舉辦的青海省動物防疫技能大賽“一等獎”; 2016年8月在“西寧市第八屆動物檢疫技術大比武暨2016年全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演練”個人總成績第二名;2018年“青海大通牛新孢子蟲病血清學調查”一文榮獲西寧市人民政府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 2020年“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區魚類舌狀絳蟲和雙線絳蟲的分子鑒定及系統發育關系研究”一文榮獲西寧市人民政府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 2021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一等獎第22完成人; 2021年、2022年大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給予嘉獎、記功; 2022年度入選青海省“昆侖英才”農業農村技術推廣人才; 2022年榮獲青海省人民政府“青藏高原優質肉牛高效健康養殖及畜產品質量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三等獎。 | |||||
獸醫行業主要工作經歷 | |||||
起止時間 | 工作單位 | 所從事專業領域及崗位 | |||
2002.11-2009.04 | 大通縣長寧鎮畜牧獸醫站 | 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檢疫獸醫 | |||
2009.05-2013.06 | 大通縣斜溝鄉畜牧獸醫站 | 疫病防控、畜禽品種改良、檢疫獸醫 | |||
2013.07-2016.12 | 大通縣畜牧獸醫站 | 疫病防控、實驗室檢測、診斷;獸醫 | |||
2017.01-2018.04 | 大通縣種雞場 | 禽病防控、監測診斷;獸醫 | |||
2018.05-至今 | 大通縣畜牧獸醫站 | 疫病防控、實驗室檢測、診斷;獸醫 | |||
代表性成果 | |||||
主要成績/成果 | 取得時間 | ||||
牛羊隱孢子蟲和弓形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 2019 | ||||
綿羊痘防控技術規范 | 2017 | ||||
生豬優良品種繁育與安全養殖科技扶貧項目 | 2019 | ||||
青藏高原地區牦牛藏羊疫病監測與防控策略研究 | 2021 | ||||
小反芻獸疫防控技術規范 | 2023 | ||||
青海農區奶牛體質增效與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 | 2021 | ||||
社會效益及影響力 | |||||
(一)強化畜禽基礎免疫工作,提升抵御疫病風險能力。按照上級部門的部署,開展了畜禽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苗的集中強制免疫工作,圓滿地完成了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二)實行犬月月投藥驅蟲管理,確保驅蟲工作不留死角。將農戶的每條犬編號登記建立犬管理臺賬,每月15—20日為驅蟲藥,驅蟲后5天糞便無害化處理(深埋或焚燒),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包蟲病感染給人或動物的概率。 (三)強化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通過全縣種質資源調查,開展牛羊等畜種調查及數據分析工作,形成調查報告,摸清我縣境內畜禽種質資源,及時開展保護利用。 (四)強化實驗室檢測工作,提高疫病診斷技術水平。參與獸醫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積極推進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工作,大幅提升縣級獸醫實驗室管理能力和檢測診斷技術水平,為全年免疫工作做出科學評價,及時調整動物免疫計劃,提高動物免疫抗體,有效保護易感動物。 (五)強化科技項目申報,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一是開展《大通縣境內主要河流魚類絳蟲病的流行情況調查》研究,完成了2016年度河道魚類的調查、樣本采集剖檢工作,累計采樣152條。二是開展《大通縣牛羊隱孢子蟲和弓形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完成糞樣采集104份,血樣82份,弓形蟲正向間接血凝檢測82份。三是開展《長白山白胸野豬與藏香豬雜交》試驗,不同父系母系間雜交選育優勢品種,提高養殖效益。四是開展《大通地區牦牛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利用微生態制劑改變牦牛腸道微生物有效防止腹瀉,減低獸藥使用量。 (六)強化宣傳,提高培訓力度。一是依托“農技推廣”項目實施,技術指導上門服務,以點帶面帶動周邊農戶科學規范養殖。二是“三區”科技服務為抓手,通過手把手地指導、發放明白卡、手機微信短信息等手段推廣“奶牛發情鑒定識別技術”等技術,養殖戶的奶牛疾病發生明顯減少,提前預防工作到位,奶牛日均產奶量提高約3%,為科技示范戶的增產增收發揮了明顯的助推作用。
| |||||
先進事跡 | |||||
李國平同志自2002年參加畜牧獸醫工作崗位以來,扎根基層,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奉獻青春。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榮譽,但他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塑造了一種不平凡的職業精神。 在思想政治方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公正、清正廉明的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以身作則、敬業奉獻、吃苦在前、團結同志、顧全大局、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兢兢業業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充分發揮了在新時期歷史條件下一個畜牧獸醫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工作思路與時俱進。緊扣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意識。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理念積極參加線上“畜禽遺傳資源調查”“網上冬訓活動”“漁業疫病診斷”“動物疫病凈化”等培訓,線下各項業務、省外現場觀摩學習。不斷更新、強化各項業務知識,努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升工作能力,確保工作無失誤,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 以“情系畜牧業,服務連萬家”為服務宗旨,深入轄區各村各戶,街頭巷尾、炕頭圈舍總能看到他的身影,認真調查了解全鄉養殖情況,掌握農民需求,結合新的業務知識,及時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優質服務,為全縣養殖業健康發展盡心盡力。 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積極發揮自己專業知識特長,疫病的防控是一個復雜的程序,在長期的工作中總結出了自己防控動物疫病的經驗,經常給養殖戶宣傳指導從源頭消滅、過程控制、末端管理的防控技術,對一些文化素質較低、接受能力有限的農戶不厭其煩地從病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等全方位防控思路。動物疫情的監測、預警預報是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是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方針政策真實體現。未及時對農戶發出預報預警,每年多次進村入戶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在規模化養殖場和畜禽集中養殖的區域設立了定點疫情監測點時時掌握疫情動態,隨機采樣在獸醫實驗室進行檢測,一直以來無一例重大動物疫情發生,確保了轄區內清潔無疫,保障了畜牧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在學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技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為主線的講話精神時,他深感科學技術在畜牧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依托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廣東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和縣發改局的支持下在我縣開展“大通地區牦牛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研究、通過奶牛“兩病監測”發放奶牛“健康證”、規模養殖場開展主要動物疫病凈化、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人畜共患病防治等工作開展為示范推廣綠色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走街串巷深入村莊農戶開展農技推廣、“三區”人才服務等方式提供科技服務,科學支撐發展我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從數量增效向質量增效轉型,不少養殖戶有抵觸心理他耐心解說前期的投入、養殖用工到后期的銷售價格精打細算使轉變思想觀念,穩定畜牧業生產。 許多養殖戶養殖基礎設施簡陋、設備缺少、養殖粗放,面對如此境地他積極協調各種引導項目,在我縣推進“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牛羊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鄉鎮站建設項目”“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建設項目”“養殖環節病死生豬補貼項目”“糧改飼補貼項目”“養殖場提升改造項目”等項目的實施帶動示范養殖場規范管理,帶動中小散養戶提高養殖管理水平,生態自然與畜牧業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強化生態保護并增加養殖效益。 他在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來青講話精神,大力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遺傳育種科研攻關、改良、良種繁育等工作,結合我縣實際開展動物遺傳資源的普查,我縣存在人工培育品種兩個: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引進中國荷斯坦牛、中國西門塔爾牛、大白豬、杜洛克豬等品種,引進中國荷斯坦牛凍精2.6萬支、中國西門塔爾牛凍精5.6萬支,推廣大通牦牛種公畜累計1600頭、阿什旦牦牛300余頭,突破種質資源發展瓶頸,有效提升我縣畜禽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提高了畜牧業穩定發展。 他在實際工作中積極探索,具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在畜禽養殖發展比較成熟,漁業作為我縣發展的新型行業,起步比較晚,發展相對滯后,為我縣多元化發展謀出路,鮭鱒魚種苗場提升改造項目推進了我縣漁業發展的步伐,新建一家冷水魚工廠化養殖基地突破傳統養殖品種,豐富了我縣養殖轉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