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中國獸醫協會發布時間:2023-09-26閱讀次數:
姓 名 | 馬翀 | 出生年月 | 1978.11 |
| |
性 別 | 男 | 民 族 | 漢族 | ||
工作單位 | 中國農業大學 | 最高學歷 | 博士研究生 | ||
工作時間(年) | 17 | 職 稱 | 高級獸醫師 | ||
行業貢獻 | |||||
我是一名獸醫,我熱愛自己的職業!我是一名教師,我愿意分享我的知識與經驗! | |||||
主要獎勵/獎項 | |||||
2010.4 獲北京市青年五四獎章; 2012.2 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2015.4 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 2015.11 獲2015年優秀青年奶牛獸醫評審會特別獎; 2019.11 獲“農墾乳業70年”中國農墾乳業發展貢獻獎; 2020.11 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本科)技能大賽特等獎(優秀指導教師); 2022.12 獲中以數智化養牛實踐專家。 | |||||
獸醫行業主要工作經歷 | |||||
起止時間 | 工作單位 | 所從事專業領域及崗位 | |||
2018.5至今 |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 教師兼副系主任,講授獸醫外科手術學、大動物臨床技能實踐等課程 | |||
2017.3-2018.5 |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 | 牛群健康管理,總獸醫師 | |||
2016.4-2017.3 |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 | 牛群健康管理,獸醫及牛奶質量總監 | |||
2014.3-2016.4 |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 | 生產管理,綠荷牛業分公司副經理 | |||
2008.4-2017.3 |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 | 實驗室診斷及疾病防控,實驗室主任 | |||
2007.3-2008.4 | 北京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 | 生產管理,技術場長 | |||
2006.7-2007.2 | 北京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一分公司 | 牛病防控,技術員 | |||
代表性成果 | |||||
2010.2 “現代奶牛EDTM生產技術體系建立與應用推廣”項目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 2012.8 “高產奶牛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獲教育部成果; 2012.8 “奶牛飼料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 2013.12 獲2011-2013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個人獎項); 2013.7 “奶牛場數據分析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分析模塊設計與開發”項目獲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2.6 “規模化牛場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病毒(BVD/MD)防控體系的建立與實施”項目獲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1.6 “奶牛高效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 項目獲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2.9 《牛跛行與護蹄》(主譯),中國農業出版社; 2022.7 《動物醫學專業本科生規模化農場實習指導》(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牛場實習部分主筆),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8.12 《奶牛生產獸醫及疾病管理》.(副主譯),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3.9 《奶牛疾病防控治療學》(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3 《奶牛疾病學》(參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
社會效益及影響力 | |||||
至2010年,參與建立并推廣的"現代奶牛EDTM生產技術體系",覆蓋北京國有牛場25000頭成母牛,推動頭年單產從8876kg上升至10960kg,僅此一項年創造經濟效益37500萬元; 至2013年,參與的奶牛飼料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每頭成母牛節約生產成本5元/日,年節約成本約1800元,目前已覆蓋成母牛規模4萬頭,全群節約成本約7200萬元/年; 至2016年,建立并推廣的規模化牛場奶牛保健及疫病綜合防控技術,牛群死淘率降低3.9%,為北京國有規模化牛場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400萬元;覆蓋京郊95%以上的牛群約13萬頭奶牛,京郊奶農增收30000萬元。 2009年至2016年底,主持的規模化牛場BVD-MD防控體系的建立與實施項目,將持續感染(PI)牛在群比例由最高的1.02%控制在全群新生PI牛低于0.3%,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約1500萬元/年; 通過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中以奶牛技術培訓班、碩騰奶牛學校等平臺,共培訓行業內從業人員5000余人次; 回校任教后,發起“奶牛場獸醫水平線培訓計劃”等培訓項目,共培訓一線奶牛場獸醫55人,覆蓋牛群約40萬頭。 2022年12月在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指導、中國獸藥協會支持下,中國農影新聞中心特別推出的《畜牧獸醫大講堂》直播活動中主講《奶牛疾病管理與獸用抗菌藥使用》,通過農視網、三農頭條、中國三農發布矩陣等平臺播出后,累計觀看量達102萬人次; 近年來,在第一屆中美牧場管理研討會、第二和三屆國際奶牛疾病大會暨NMC區域會議、第三屆和第四屆國際獸醫診斷大會等國際會議上做主題報告。 | |||||
先進事跡 | |||||
2006至2018年,馬翀就職于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原北京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主要從事牛群健康管理及奶牛生產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 工作期間開展了規模化牛場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BVD/MD)防控體系的建立與實施”項目的研究,覆蓋牛群規模8萬頭,結合國際上BVD/MD的最新研究方向及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實際情況,改進持續感染(PI)牛檢測流程、建立種公牛凍精中BVDV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大罐奶奶樣中BVDV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建立了系統的防控監控程序和牛群健康管理方案,形成了以ELISA-Ab為基礎的牛場BVDV風險評估、以ELISA-Ag為基礎的PI牛清除、以RT-nPCR為基礎的凍精病原檢測和以RT-PCR為基礎的抗原監測一體化的BVD/MD防控體系。該體系建立并應用推廣至今,每年覆蓋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約8萬頭奶牛,成母牛和后備牛發病率顯著下降,推動公司成母牛頭年單產提高約635kg;后備牛始配天數、配準天數、轉群天數顯著降低,后備牛情期受胎率增加4.05%。至2016年底,全群新生PI母犢比例從1.72%(2009年)降至0.39%,每年直接經濟效益約增加1500萬元。 參與的“奶牛飼料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實施后,成母牛日均消耗精料量減少2kg,共覆蓋牛群8萬頭,其中成母牛4萬頭,年均減少精料用量29000噸,該項目2013年度獲得2011-2013年度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自參加工作以來,對奶牛飼養管理、犢牛疾病管理、奶牛肢蹄病防控等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多次獲得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前身三元集團)科技獎勵。 2013年,總結公司實踐經驗,組織并主編了《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技術標準》(第二版),為公司單體牧場成母牛頭年單產達到13噸奠定了基礎。 2018年調入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任教后,帶領本科生團隊參加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動物醫學專業(本科)技能大賽(2020年),獲特等獎,個人榮獲優秀指導教師。因在農墾系統多年工作的貢獻,榮獲“農墾乳業70年”中國農墾乳業發展貢獻獎(2019年)。根據過去多年對中國-以色列合作及奶牛養殖行業的工作表現,2022年榮獲以色列大使館和中國奶業協會頒發的“中以數智化養牛實踐專家”等榮譽。 為響應 “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參與中組部組織的“國家科技特派團”等社會服務活動,幫扶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興安盟科右前旗、青海省達日縣、甘肅省臨夏市永靖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等地,為肉牛、牦牛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農民脫貧工作。 曾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委員、北京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奶業協會衛生保健專委會副主任(第六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崗位專家(2013-2018年)等職務。現任農業農村部第七屆獸藥典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獸藥評審中心第一屆獸藥評審咨詢專家、牛用化藥GCP項目負責人、《中國獸醫雜志》第十屆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等職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