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中國獸醫協會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次數:
姓 名 | 彭仕明 | 出生年月 | 1979年11月 | ||
性 別 | 男 | 民 族 | 漢 | ||
工作單位 | 廣州動物園 | 最高學歷 | 大學本科 | ||
工作時間(年) | 2001年 | 職 稱 | 高級獸醫師 | ||
獸醫行業主要工作經歷 | |||||
起止時間 | 工作單位 | 所從事專業領域及現任崗位 | |||
2001.07至今 | 廣州動物園 | 臨床獸醫,從事野生動物臨床診療 | |||
主要獎勵/獎項 | |||||
2020年“廣東省動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
2022年“林浩然動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
2023年“嶺南動物植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
代表性成果 | |||||
發明專利:《一種復方麻醉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
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長喙鳥類的麻醉面罩》 | |||||
論文:右美托咪啶與舒泰對圈養虎麻醉效果的觀察 | |||||
先進事跡 | |||||
2001年7月,在經歷了四年本科學習和實踐后,進入廣州動物園獸醫院工作,從事野生動物疾病診療、防控及相關的研究工作,從一名助理醫生,一步步成長為獸醫骨干,并2014年取得高級獸醫師資格,2017年獲聘任至今。二十多年的基層一線臨床工作經歷和專業訓練,已經熟練掌握野生動物的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外科手術、康復護理等日常操作,并在動物麻醉、影像學診斷、麻醉監護、寄生蟲防控這些方面有很好的專業特長。因工作的特殊性,野生動物獸醫的診療對象范圍非常廣,無論種類、體型、生理常數、生活習性都差異巨大,這需要從業者在熟悉診療技能的同時,具備更多的動物學、生態學、生物學等領域的知識,還涉及野外調查和救助等工作。長時間的一線工作經歷,鍛煉出更強的專業素養,培養了良好的學習和實踐習慣,也拓寬了對野生動物疾病診療更多的思考維度。工作之余,還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省、市、園級課題的研究,取得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的授權,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獲得各類獎項近十個。他還參與多個中國動物園協會團體標準的編寫工作,為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同時,他獲聘為中動協專家庫專家,承擔協會的多個專題培訓班的講課任務。另外,還受邀參與中山大學等院校的野外救助、調查、科研等項目。 鑒于野生動物的特殊性,大量的診療操作都需要建立在對動物進行麻醉(化學保定)的基礎上,而且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生理和結構差異巨大,基礎生理值和麻醉方案缺少研究,是野生動物臨床診療的關鍵性難題。本人長期從事野生動物的麻醉(化學保定)研究,自參加工作以來,參與各類野生動物麻醉近千例次,經過對其中近300例的麻醉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創新開發并應用了新型的適用于野生貓科、熊科動物麻醉組合,大大提高野生貓科、熊科動物的麻醉成功率及效果,該復方麻醉劑于2024年獲得發明專利正式授權,為國內野生動物麻醉方面的首個發明專利。另外本人主導開展的禽類、爬行類等動物的麻醉研究和應用也處于國內相關研究前列,龜鱉類的復方麻醉劑也于近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用于鶴類的吸入麻醉面罩也獲得實用新型授權,相關技術也得以推廣至國內多家野生動物機構應用,并獲得好評。 瀕危野生動物種群的復壯及野外重引入是重建我國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2022年本人主持開展了廣州市生態園林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的項目,研究多種瀕危禽類的種群復壯及重引入技術并推廣應用,現已在鴻雁、白鷴、栗樹鴨、紫水雞等物種取得關鍵性技術突破。 | |||||
工作照 | |||||